梭织面料工艺计算常用公式
面料规格计算工作,对于面料设计师来讲,是指导工厂生产产品的依据。而对于业务员而言,则是一种与客人交流、报价、控制成本的手段,掌握了这门知识,无论对于那一类产品,在哪一种场合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核算出产品的基本成本,做到报价准确、及时,并能掌握控制成本的关键。
原料定量的计算
原料定量计算所牵涉的因素非常多,其中有许多工艺缩率的计算非常复杂。为了便于掌握,列出一个较小的范围的数值提供参考。
01
经线定量
每米经线定量(g/m)=每厘米经线密度×成品门幅(厘米)×(1+工艺缩率)×(1+织缩率)×原料纤度(D)÷9000(或1/N、0.59/s)
02
纬线定量
每米纬线定量(g/m)=成品门幅(厘米)×每厘米纬线密度×(1+纬向织缩率)×(1+工艺缩率)×原料纤度(D)÷9000
以上两式中的工艺缩率是指原料缩率与捻缩率
(1)工艺缩率之一-------原料缩率:
各种不同性能与不同工艺的纱线(丝)缩率如:
桑蚕丝浸泡工艺缩率为1.5%
绢丝染色、漂白工艺缩率为2.5%
锦纶丝自然缩率为3%
涤纶长丝自然缩率为1.5%
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0D以下为7%
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1D~149D为8.5%
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50D以上为10%
棉、麻、粘胶短纤染色、漂白工艺缩率为2%
粘胶长丝通过机浆后伸长率为3%
(2)工艺缩率之二------捻缩率:
丝线通过加捻后会变短,这是因为丝线由直变成螺旋状扭曲,丝线变短,直径自然会变粗,所以在长度一定时纤度会相应变粗,不同纤度、不同捻度的捻缩率亦不同。捻缩率的取得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来完成,也可以查阅常用捻缩率表,一般75D长丝每厘米加10捻左右,捻缩率在2-3%左右;75D的长丝每厘米加20捻左右,捻缩率在11-12%左右;150D长丝每厘米加10捻左右,捻缩率在5-6%左右;150D的长丝每厘米加20捻左右,捻缩率在13-15%左右。
(3)工艺缩率之三----经向缩率:
织造时经线在和纬线的交织过程中会形成纱(丝)线的屈曲,这样,一米长的经线经过与纬线的交织后就不会再形成一米长的布。丝线长与面料长的比率就是织缩率,织缩率的大小也可通过公式计算来达到。织缩率的大小与纱线的纤度、纬线密度、织物组织有关。纬纱(丝)纤度越粗,织缩率越大;织物纬密越大,织缩率越大;组织循环数越小,织缩率越大。一般普通产品(指单层织物,纬密不是特别稀或特别密的产品)在3-8%左右。(具体大小可以根据上述提到的纤度粗细、纬密大小、组织结构在3-8%之间选择)。